
课题名称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中间或末尾有0) 课时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节课应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掌握当商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时的正确处理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模型意识,提升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观察现实世界:能从生活中的连续测量、均分费用等情境中抽象出需要计算商中有0的小数除法问题。 2. 思考现实世界:理解在小数除法竖式中,当某一位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的道理,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正确书写格式。 3. 表达现实世界:能够清晰描述“为什么要商0”以及“0的位置如何确定”,并规范完成相关计算题。 学习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运算,特别是理解“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的规则。 学习难点 理解“商0”的必要性及其在数位上的意义,避免漏写0或错位;在被除数末尾添0继续除的过程中保持小数点对齐和位值准确。 评价任务 1. 能识别并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 2. 能判断何时需要在商中补0占位 3. 能解释“为什么这一位要商0” 4. 能独立完成包含补0操作的综合练习题 资源 与建议 1. 利用教材中关于水位变化、船闸运行时间等连续数据作为背景,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建议通过对比分析法,将“无0”与“有0”的算式并列呈现,引导学生发现差异。 3. 使用计数器或方格纸辅助理解位值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知。 4. 强调竖式书写的规范流程:先定小数点位置,再逐位试商,遇不够商1即写0。 5. 鼓励学生自我检查,如用乘法验算结果是否合理。 学 习 过 程 一、复习导入,唤醒旧知 (1)、回顾上节内容,巩固基本算法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说说计算9.84 ÷ 3是怎么做的?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边写边讲解:“先看整数部分9÷3=3,商3写在个位;然后点上小数点;接着十分位8÷3商2,3×0.2=0.6,减去得0.2;再把百分位4落下来变成0.24,0.24÷3=0.08,商8写在百分位,刚好除尽。”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教师强调关键点:商的小数点必须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是保证位值正确的前提。同时指出,虽然这道题没有出现0,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够商1”的情况,引出今天的新课题。 (2)、设置认知冲突,引发探究兴趣 出示新算式:23.4 ÷ 6 和 17.6 ÷ 8。让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对于23.4 ÷ 6,学生可能说接近24÷6=4,所以约4米;对于17.6 ÷ 8,接近16÷8=2,所以约2米。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17.6 ÷ 8时,在十分位上商2后直接结束,得到2.2;也有人在百分位又写了个2,得到2.22。提问:到底哪个是对的?为什么有的地方不需要再除?有没有可能出现“中间要写0”的情况?由此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探索商中间有0的情况 出示算式:31.5 ÷ 5。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多数学生会这样算:31÷5=6……1,商6写在个位;点小数点;余1个一转为10个0.1,加5得15个0.1,15÷5=3,商3写在十分位,得6.3。看似正确,但教师追问:“有没有可能出现商中间有0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另一种情形:比如20.7 ÷ 5。此时整数部分20÷5=4,刚好除尽;然后点小数点;接下来十分位7÷5商1,余2;百分位补0变成20,20÷5=4,所以商4.14。这里没有中间0。再出示更具挑战性的例子:10.8 ÷ 8。让学生计算:10÷8=1……2,商1写在个位;点小数点;余2个一转为20个0.1,加上原有的8个0.1共28个0.1,28÷8=3.5?不对!应该分步:28÷8=3余4,所以商3写在十分位;余4个0.1即40个0.01,补0后40÷8=5,商5写在百分位,得1.35。仍然没有0。最后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