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6364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842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章,环境,察觉,单元,测试,答案
  • cover
浙江省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八年级科学第一学期 对环境的察觉 (总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为了品尝“舌尖上的美味”,小明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 结果感觉又麻又辣,眼泪直流。形成麻和辣感觉的器官是(  ) A.大脑 B.眼 C.鼻 D.舌 2.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和寒山寺流传千年。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 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 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耳朵中的 3.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性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太空中航天员的声带不会振动 D.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 5.潜水员潜入水中工作时看见岸上的树梢位置变高了,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7.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光学知识。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地上的人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D.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太阳光 8.如图所示,将尺子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手拨动尺子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人耳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D.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尺子会听到更高的音调 9.如图,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 10.小科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科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②光的色散;③正立实像 11.两平面镜AM、AN 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 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为(  ) A.4个虚像,3个实像 B.4个虚像,1个实像 C.3个虚像,1个实像 D.3个虚像,2个实像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分别戴着眼镜清晰看到前方物体的光路图,则(  ) A.甲为近视眼,眼镜使物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B.甲为远视眼,眼镜使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C.乙为近视眼,眼镜使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D.乙为远视眼,眼镜使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13.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下列关于该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