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2.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判断一定是王熙凤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4.光的有关现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下列对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①是因为光的折射,水中“筷子”(侧面看)是水中筷子的虚像 B.②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墙上“手影”是手经过小孔所成的实像 C.③是因为光的反射,“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色散后的单色光排列 D.④是因为光的反射,“倒影”是白鹤在水面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5.如图表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的色散实验,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红外线和紫外线所在区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红光 C.①区域的光具有热效应 D.②区域的光无法用肉眼观察 6.一面平面镜摔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将两块镜片重新组合在一起,下列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7.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8.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下列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 方案 照射光源的颜色 背景板的颜色 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 白 红 蓝 ② 红 蓝 黄 ③ 蓝 白 红 ④ 绿 黄 蓝 A.方案① B.方案② C.方案③ D.方案④ 9.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B.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C.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10.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 B.光线 b C.光线c D.光线d 1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12.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