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88741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160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版含,Word,评说,历史人物,中外,选修
  • cover
第41讲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考纲展示:(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统一六国 ①原因: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②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①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交流;尊崇法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④军事上: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奠定基本疆域。 ⑤交通上:修驰道、规定车同轨,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功过评价 ①“千古一帝”,开创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崇信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使秦朝短命而亡。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的出现 ①措施:发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慎用刑法;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 ②结果:唐太宗执政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2)历史功绩 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②法律上: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⑥外交上:鼓励贸易交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促进了封建文化的繁荣。 (3)评价 ①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贤明之君。 ②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基础。 ③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奢之心渐萌。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①平定“三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收复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⑤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 ⑥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3)评价 ①功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盛世之下国家面临危机。 [点拨] 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功过的要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历史地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主张“为政以德”,要协调仁和礼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3)历史影响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