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 分层作业 1. 填空题。 (1)测量教室的长度时,可以选择身边的( )作为测量工具,比如( )、( )等。 (2)用同一本数学课本测量教室长度,每次测量都要从课本的( )端到( )端,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测量的长度相同。 (3)用铅笔测量教室的长,一共量了20次,说明教室的长度大约是( )支铅笔的长度。 (4)测量时,工具的一端要与教室的( )对齐,然后依次摆放工具,不能有( )或( )。 2. 选择题 (1)测量教室长度时,下列工具中最合适的是( ) A. 橡皮 B. 课桌 C. 图钉 (2)用不同的物品测量同一间教室的长度,结果不同,主要是因为( ) A. 教室的长度变了 B. 测量工具的长度不同 C. 测量的人不同 (3)用相同的铅笔测量教室的长,第一次量了15次,第二次量了16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铅笔变短了 B. 第一次测量有重叠 C. 第二次测量有重叠 3.用数学课本测量教室的长,小明从教室的一端开始,每次用课本的长边测量,一共量了18次。这间教室的长大约是多少本数学课本的长度? 4.小红用课桌测量教室的宽,她把课桌的一端与教室的宽的起点对齐,依次摆放课桌,一共摆了6张,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这间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张课桌的长度? 5. 填一填。 (1)用A物品测量教室的长,结果是25个A物品的长度;用B物品测量,结果是15个B物品的长度。A物品和B物品相比,( )更长。 (2)小明先用一根长绳( )测量教室的长,量了8次;又用自己的铅笔( )测量,已知1根长绳的长度等于2支铅笔的长度,大约要量( )次。 (3)用两根同样长的短绳测量教室的长,第一根短绳正好量了5次,第二根短绳如果对折后测量,大约要量( )次。 6.选择题。 (1)下列哪种测量教室长度的方法是正确的?( ) A. 用不同长度的铅笔交替测量 B. 测量时铅笔之间有空隙 C. 每次用铅笔的同一端对齐前一次的另一端 (2)用课本测量教室长度时,小明从教室前门量到后门,小红从教室后门量到前门,两人测量结果( ) A. 小明的结果大 B. 小红的结果大 C. 一样大 (3)用3根同样长的跳绳接成一根长绳测量教室的长,正好量了4次。如果用单根跳绳测量,大约需要量( )次 A. 4 B. 12 C. 7 7.借助格子测量,填一填。 8. 一群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记录如下: 小刚:12个文具盒长 小芳:8个书包长 小强:20支铅笔长 ( )用的工具最长,( )用的工具最短。 9.测量教室的长时,若第一次测量时工具的起点没有与教室的一端对齐,而是多出来2个工具的长度,最后总共量了15次,那么教室实际的长大约是( )个工具的长度。 10. 用一块边长相同的正方形积木铺教室的地面,沿着教室的长正好铺了9块积木,这间教室的长大约是( )块积木的长度。 11 .小狗妈妈在距离洞口前方20步的地方埋了一些骨头,小狗从洞口向前走了20 步,但是没有找到骨头。小狗妈妈笑着说:“你从洞口向前走30步就能找到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写一写。 【夯实基础】 1. 填空题 (1)答案:物品;铅笔;课本(后两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测量较长物体时,可利用身边常见物品作为非标准工具,只要能重复摆放测量即可。 (2)答案:一;另一 解析:用同一物品测量时,每次测量的长度要统一,从一端到另一端能保证每次长度相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3)答案:20 解析:测量次数即对应工具的个数,量了20次,说明教室长约20支铅笔的长度。 (4)答案:一端;重叠;空隙 解析:测量起点要对齐物体一端,摆放时不能重叠(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或空隙(会导致结果偏大),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准确。 2. 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橡皮和图钉太小,测量教室长度需要的次数太多,不方便;课桌长度适中,更适合作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