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 分层作业 1. 填空题。 (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2)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是( )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7”的长度是( )厘米。 (3)估一估你的数学书封面的长约( )厘米,用直尺实际测量后是( )厘米(需实际测量)。 (4)一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直尺的刻度“3”,另一端对齐刻度“10”,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2. 选择题。 (1)下面哪个工具最适合测量课桌的长度?( ) A. 10厘米长的小直尺 B. 三角板(短边6厘米) C. 米尺(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2)下列物体中,长度大约是5厘米的是( ) A. 教室的门高 B. 手指的宽度 C. 橡皮擦的长度 (3)用直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铅笔的一端对齐刻度“1”,另一端对齐刻度“15”,这支铅笔长( )厘米。 A. 15 B. 14 C. 16 3.一根绳子长20厘米,剪掉8厘米后,还剩多少厘米? 4.一张课桌的长是60厘米,宽是40厘米,课桌的长比宽多多少厘米? 5. 填一填。 (1)直尺上从刻度“5”到刻度“13”是( )厘米,从刻度“( )”到刻度“18”是10厘米。 (2)把两根都是15厘米长的纸条粘在一起,重叠部分是3厘米,粘好后的纸条长( )厘米。 6.判断题。 (1)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将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 ) (2)1厘米的长度很短,所以测量黑板的长度也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 7.画一画。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7厘米的线。 (2)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 8. 小红的铅笔长18厘米,小明的铅笔长15厘米,小红的铅笔比小明的长多少厘米? 9.一根彩带长50厘米,第一次用去12厘米,第二次用去18厘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厘米? 10. 有三根小棒,长度分别是5厘米、8厘米、12厘米,将它们首尾相连拼在一起(不重叠),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11 .一张纸条对折一次后长10厘米,这张纸条原来长多少厘米?如果再对折一次,现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夯实基础】 1. 填空题 (1)厘米;cm 解析:这是长度单位“厘米”的基本概念,较短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字母表示为“cm”。 (2)1;5 解析:直尺上相邻大刻度间为1厘米,从“2”到“7”的长度是7-2=5厘米。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25;26 解析: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估测与实测能力。 (4)7 解析:物体长度=末端刻度-起始刻度,即10-3=7厘米。 2. 选择题 (1)C 解析:课桌长度较长,小直尺和三角板长度不足,米尺更合适。 (2)C 解析:教室门高约2米,手指宽约1厘米,橡皮擦长度约5厘米,故选C。 (3)B 解析:铅笔长度=15-1=14厘米,用末端刻度减起始刻度。 3.答案:20-8=12(厘米) 解析:用总长度减去剪掉的长度,得到剩余长度。 4.答案:60-40=20(厘米) 解析:求长比宽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进阶提升】 5.填一填。 (1) 8;8 解析:13-5=8厘米;18-10=8,所以起始刻度是8。 (2)27 解析:两根纸条总长15+15=30厘米,重叠部分3厘米,粘好后长度=30-3=27厘米。 6.(1)×;(2)× 解析:(1)物体一端不对准“0”刻度时,可用末端刻度减起始刻度测量;(2)黑板很长,用厘米作单位数值太大,不合适。 7.答案:(1) (2) 8.答案:12+18=30(厘米) 解析:求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用加法计算。 9.答案:18-15=3(厘米) 解析:求长度差,用减法计算。 【拓展应用】 10.答案:5+8+12=25(厘米) 解析:三根小棒不重叠拼接,总长度是三根长度之和。 11.原来长20厘米;再对折后长5厘米 解析:对折一次长度是原来的一半,所以原来长10×2=20厘米;再对折一次,长度是20÷2÷2=5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