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865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10《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案)
日期:2025-10-3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4699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教案
,
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
2.10
,
教学
,
师大
,
一体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结合“人数统计”“摆图形”等情境,经历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列式解决“比几个几多/少几”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释算理,发展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意识,提升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能力。运用乘加、乘减解决“七巧板数量”“摆图形总数”等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在探究不同解法中,体会方法多样性,激发创新思维。 教材分析 教材以“人数统计”“摆图形”为载体,分两部分:一是通过“每桌人数”问题,呈现“乘加、乘减”两种解法,理解“比3个3多2”“比4个3少1”的数量关系;二是“课堂活动”,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巩固乘加、乘减的应用,强化“不同思路对应不同算式”的认知。本节课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应用,衔接乘法口诀与复杂问题解决,为后续学习两步运算应用题奠基。教材在编排上遵循“问题情境→分析建模→应用巩固”路径。先以直观的“人数”情境,让学生感受“相同加数部分用乘法,不同部分用加减”的解题思路;再通过“摆图形”操作,深化对乘加、乘减表示比几个几多/少几的理解;最后用“七巧板数量”等问题,巩固模型应用,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模型应用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乘法意义、乘法口诀,能解决“几个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但对于“比几个几多/少几”的复杂问题,需理解“相同部分”与“不同部分”的拆分,建立乘加、乘减的解题模型。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通过“数人数”“摆图形”理解问题,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乘加、乘减算式,需教师引导,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分析“乘减”与“乘加”的关系时,对“不同思路的算式转换”理解较困难,推理易停留于表面。学生对“摆图形、数人数”操作感兴趣,喜欢小组合作,但独立分析问题、清晰阐述解题思路时,存在表述不清晰、逻辑不严谨的问题,需教师示范与训练,提升数学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背出1~9的乘法口诀。2.新龟兔赛跑。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一、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好呀!今天一进教室,老师就发现大家眼里都闪着好奇的光,肯定是想探索有趣的数学啦!咱们先不着急学新内容,聊聊大家平时喜欢的课间活动吧!师:看!图中的小伙伴们在快乐玩耍,有分组搭积木的,有一起做手工的,就像咱们课间的热闹场景。课件出示:师:现在老师有个小疑问,要是想知道这些小伙伴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做呢?能不能用咱们学过的数数、分组的办法来解决?师:对啦!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像这样把分组的人数合起来,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咱们一起帮图片里的小伙伴算算总人数,好不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分层作业】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底和高》(同步练习)精选作业基础卷(北师大版,有答案)(2025-10-30)
【期中评价】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一)(第1-4单元)(含答案)(2025-10-30)
【分层作业】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图的选择》(同步练习)精选作业基础卷(北师大版,有答案)(2025-10-30)
【分层作业】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同步练习)精选作业基础卷(北师大版,有答案)(2025-10-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素养评价卷(一)(含答案)(2025-10-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