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8765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学写文学短评(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8646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写作任务 壹 贰 叁 了解文学短评的性质、特点 阅读优质的文学短评,掌握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何为“文学短评”? 壹 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 文学:评论分析的对象是文学作品 短:篇幅不长,切入点小 评:分析、议论、评价 文学短评的写法 贰 优秀文学短评举例 阅读补充资料上的两段文学短评,思考总结:文学短评的写法有何基本特点?试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一、阅读下列两段文学短评,思考总结: 文学短评的写法有何基本特点? 01 良人(丈夫)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02 青与绿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人,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练、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林 庚 写于1983年立春 1、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 ———俞平伯 2、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 比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