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周南中学2025届模拟考试化学(三) 满分:100分 时量: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Н1 В11 С12 N14 О16 S32 Сl35.5 Тi48 Сг5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金属塑料”“赛钢”“超钢”之称的聚甲醛,以其优异的机械强度、刚性和耐磨性而著称,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 B.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用纤维素制取醋酸纤维、核酸检测中的DNA复制、白酒陈化过程产生香味都发生了酯化反应 C. 2025央视春晚舞台上,创意融合舞蹈《秩BOT》,机器人的机身应用了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纳米晶体在声、光、电、磁、热等性能上常会呈现新特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有不同于大块晶体的特性主要原因是因为晶体的表面积增大 2.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 基态硒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B. 邻羟基苯甲醛的分子内氢键: C. 的电子式: D. 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实验有关的图标有 3. 零直接排放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一种功能性聚碳酸酯高分子材料可由如下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降解 D. E与F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4. 实验安全是科学探索的坚固基石。下列安全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 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热水冲洗 D. 加热固定装置中液体时出现暴沸,停止加热并立即补加沸石 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水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蓝色晶体 乙醇的极性比水的极性强 B 在溶液中通入气体,有沉淀生成 酸性: C 向溶液和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和溶液均可使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溶液由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Na+、Fe3+、SO、Cl- 过量H2S 2Fe3++H2S=2Fe2++S↓+2H+ B Fe2+、K+、NO、Br- 少量HI 4H++3Fe2++NO=3Fe3++NO↑+2H2O C NH、Fe3+、AlO、Na+ 少量铜粉 2Fe3++Cu=2Fe2++Cu2+ D AlO、Na+、K+、HCO 过量HCl 5H++HCO+AlO2-=Al3++CO2↑+3H2O A. A B. B C. C D. D 7. 某实验小组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的性质测定含量,为探究测定含量所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试管 实验操作及现象 甲 0.002 无明显现象;加热至沸腾,后溶液变为紫色,再滴加溶液,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 乙 0.05 无明显现象;加热至沸腾,生成大量棕黑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未变紫色 A. 试管甲加热前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温度低反应速率慢 B. 试管甲现象推知氧化性: C. 试管乙中溶液未变紫色的原因是太低将氧化为 D. 以上实验表明测定含量时应控制反应温度,并且浓度和用量不宜太大 8. 科研人员利用高压气流将水微滴喷射到涂覆催化剂石墨网上,研究常温制氨,其反应历程中微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相对能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及极性键的断裂 B. 由图1反应历程可以看出,生成需要消耗 C. Ⅱ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D. 反应历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是 9. 某含铜催化剂的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位于同一周期,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