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9925

05 第四章第二讲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分层练习】(全国通用)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1775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通用,全国,练习,分层,精练
    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闻到花香味是因为(  ) A.分子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详解】A.闻到花香的原理,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导致了气味的扩散,故A符合题意; B.分子间存在间隙,主要体现在物质的状态变化等方面,与闻到香味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引力,表现为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等,与闻到香味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间存在斥力,表现为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等,与闻到香味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汉字“蒸”的篆体写法如图所示,表示用火烧水,产生的“蒸汽”使食物变热变熟。下列实例中与“蒸”改变食物内能的方式相同的是( ) A.搓手取暖 B.冰袋降温 C.钻木取火 D.擦燃火柴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详解】ACD.“蒸”表示用火烧煮食物,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搓手取暖、钻木取火和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故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B.冰袋降温是将人体的热量转移到冰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的0℃冰和0℃水,它们的内能不同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发生热传递时,含有热量多的物体将内能传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不发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增加 【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与联系、热传递的条件和方向 【详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以及物态有关,质量相同的冰和水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所以水的内能大,冰的内能小,即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它们的内能不同,故A正确; B.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不一定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B错误; C.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是过程量,描述的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不能用含有来描述,故C错误;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摩擦的冰,冰的内能变大,冰化成水,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了很多家庭,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加油时人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汽车的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做功冲程 C.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适合作发动机冷却剂 【答案】D 【知识点】扩散现象、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详解】A.能闻到汽油味,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B错误; C.行驶的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过程,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水的比热容较大,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水在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适合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故D正确。 故选 D。 5.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比热容保持不变 B.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蒸发致冷的应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分子的热运动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