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0904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21.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同步课堂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83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移动通信,原卷版,讲义,课堂,同步
    21.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知识点1】微波通信 1 【知识点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 【知识点3】移动通信 3 【知识点4】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4 【题型1】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5 【题型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7 【题型3】移动通讯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8 【知识点1】微波通信 (1)微波: ①定义:波长为10m~1mm,频率为30MHz~3×105MHz的电磁波。微波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红外线长。 ②特点: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2)微波通信: ①概念:利用微波进行的通信称为微波通信。 ②优点: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就越多。微波比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如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③缺点:微波通信每隔50km左右就需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要使信号传递越远,需要的中继站就越多。如遇到雪山和大洋等无法建中继站时,微波通信就无法继续 ④月球不能作为微波通信中继站的原因 a.离我们太远,会造成信号衰减、时间延迟 b.月球在空中的位置不固定,只有当地球上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的通信 考查微波、微波通信的概念,以及微波的应用。 例:关于微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微波是指频率很高、波长大约在10m-1mm之间的无线电波 B.微波大都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 D.卫星通信是用通信卫星来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主要是微波的定义、传播方式的知识。微波是根据波长的长短来定义的,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 解析:解:A、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它的频率很高,所以A的说法正确,故A不合题意; B、微波沿直线传播,是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在不建立中继站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全球通信,所以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以保证微波的向下传递,所以C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地球表面多海洋,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在海洋上无法建立,可以用通信卫星来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所以D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微波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微波知识的考查能体现物理新课改的理念,是中考热点。 微波的其它应用: (1)雷达:微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发射,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雷达。 (2)导航:利用电磁波实现定位的一种方式 (3)加热:某些频率的微波能加剧水和脂肪分子的运动,使物体温度升高,微波炉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知识点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接收由收音机完成. (1)发射过程 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天线: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2)接收过程 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调谐器:转动调谐器的旋钮,即选台,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检波器: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 扬声器: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本知识点不作中考重点,只是结合示意记住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各元件的作用即可,中考中如果出题,只是简单的选择或填空. 例:下面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 ①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 ②接收无线电波; ③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 ④耳机放声音。 其合理顺序是_____。(填序号)分析: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接收电台的无线电波→选择需要的电磁波→检波得到音频电流→耳机将音频电流转化为声音。 解析:解:根据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接收电台的无线电波→选择需要的电磁波→检波得到音频电流→耳机将音频电流转化为声音。 正确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②①③④。 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