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1232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11-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67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人教,一年级,上册
  • cover
8和9的加、减法 课程:小学数学 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 章节:8和9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1.知识内涵 - 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 - 7的加减法以及8和9的认识基础上展开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学习10以内乃至20以内加减法奠定基础。 - 内容呈现:教材通过花朵、小棒、正方形、正方体等直观图形创设情境,以例题形式分别展示8和9的加减法运算。如利用8朵花(5红3黄)得出、、、等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组成与加减法的关系;后面又通过正方形、正方体图设置填空练习巩固知识。 - 编排特点、意图及逻辑线索:编排注重从直观到抽象,先借助具体实物图让学生感知数的分与合,进而引出加减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及互逆关系。其逻辑线索清晰,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素养内涵 本节课承载了数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这几条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如下: - 数感:通过对8朵花、9根小棒等数量的感知,以及数的分与合得出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增强对数的感悟。 - 运算能力:在根据实物图列出并计算8和9的加减法算式过程中,学生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 几何直观:借助花朵、小棒、正方形、正方体等几何图形,直观呈现数的组成与加减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运算,将抽象的数与直观图形建立联系,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目标 经历观察和操作具体情境中的实物或图形的过程,理解8和9的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提升数的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和图示分析,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增强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正确计算、等算式。 2.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感受通过数的组成与分解来计算加减法的方法。 课堂导入 情景图导入故事法: 教师活动:出示一幅公园秋景图(非教材图),图中有8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其中5只停在红花上,3只飞向黄花。提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能说说蝴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情境,如“有5只蝴蝶停着,3只飞来了”或“原来有8只,飞走了3只”等。 教师追问:“那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呢?”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数学故事,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图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数数与简单加减经验,为理解8和9的组成与运算建立直观表象,自然引出新课。】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 借助花朵图探究8的加、减法 活动1:观察花朵图,列出算式 教师活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展示教材中8朵花的图片,前5朵为红色,后3朵为黄色),从图中你们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呀? 学生活动: 生1:我看到有红色的花和黄色的花,红色的花有5朵,黄色的花有3朵。 教师活动:非常好,那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想一想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哦。 学生活动: 生2:能,5朵红色的花和3朵黄色的花合起来就是8朵花,算式是。 生3:还可以写成,因为把3朵黄色的花和5朵红色的花合起来也是8朵花呀。 教师活动:真聪明,那现在老师把8朵花中的5朵红色花拿走,剩下的就是黄色花了,你们能根据这个情况列出减法算式吗?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哦。 学生活动: 生4:可以,总数是8朵花,拿走5朵红色的花,剩下3朵黄色的花,算式是。 生5:那要是拿走3朵黄色的花,剩下的就是5朵红色的花,算式就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花朵图,让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