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感受父母的辛劳,理解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进而延伸到对社会责任感的初步认知。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体谅父母、关爱父母的道德品质,懂得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和回报父母,形成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 法治观念:让学生明白遵守家庭和社会中的规则,如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等,为树立法治观念奠定基础。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从父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理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形成负责任、懂体谅、情绪稳定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少让父母操心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进而培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采访等活动,深入了解父母的工作与生活,真切感受父母的辛苦;明确在学校、家中、玩耍时等不同场景下,如何通过具体行动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培养为父母分忧的意识和行动。 难点: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体验、表演、采访等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真实、全面地了解父母;引导学生真正从父母角度思考问题,将“少给父母添麻烦”的认知转化为持续的、自觉的行动,养成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卡、奖励卡、评价量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感知辛劳 1.猜一猜 (1)课前互动:组织小游戏,男女两个组,奖励获胜队。 (2)教师谈话,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父母的辛劳,少让父母操心,揭示课题。 2.看一看 (1)谈话:当你和父母在一起时,你留意过他们在忙些什么吗 播放父母辛劳的照片,组织观看。 (2)看到这些辛苦操劳的身影,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再次感知父母的辛劳。 (3)生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二)体验互动 感悟责任 1.问一问 (1)父母在家里的辛劳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工作时又是什么样呢?请一位同学现场采访,看看他的父母工作的情景,引导学生谈感受。 (2)其他同学分享自己课前对父母的采访日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一起交流,初步感悟自身责任。 2.做一做 (1)父母辛劳的一天。组长转动转盘,认领本组角色,根据角色体验工作时的动作。 (2)分组体验,尝试换位思考,进一步感悟作为家庭小主人的责任。 (3)生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沉浸角色 明确担当 1.演一演 (1)出示“小当家”小剧场三个情境以及活动要求。各组任选一个情景进行表演。 (2)分组表演汇报,明确管好自己,少添麻烦,就是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担当。 2.听一听 (1)课件播放,数字人讲解《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我们在家庭中的责任与担当的要求。 (2)提出要求,要遵守《守则》《规范》,作为家庭的小主人,主动为父母分忧,让父母减轻负担。 (3)生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四)实践承诺 践行省心 1.写一写 (1)生活中让父母操心的事可不止这么几件,我们怎样做才能给父母减少麻烦,让他们少操心呢?组内议一议。 (2)小组合作,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一份“省心”承诺书。 (3)分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2.评一评 (1)出示省心行动卡,提出要求。 (2)布置课后任务:按照省心行动卡中的内容认真执行,一周后对照表格复盘,把“知”变为“行”,变为能长期坚持的“行”! (3)生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3.谈一谈 (1)畅谈收获。 (2)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