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328

2026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第四章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78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练习,2026,牛顿,解析,同步,应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物体质量的测量 1.(2025北京顺义一中测试)在太空,物体完全失重,无法用天平测量质量,航天员用动力学的方法测质量。如图为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测量自己的质量:航天员可以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一位航天员把支架拉开到与初始位置(舱壁)相距s的位置;松手后,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拉力F,拉着航天员从静止返回到初始位置(舱壁),不计其他外力,仪器记录下这段时间为t。由此可测出航天员的质量为 (  ) A.    B.    C.    D. 题组二 已知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 2.(2024上海大同中学学情调研)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判断汽车是否超速的重要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3.(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30 kg的物体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对A施加两个大小都是60 N且互成120°角的力,则2 s末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 (  ) A.0    B.4 m/s    C.6 m/s    D.8 m/s 4.(2024四川雅安月考)质量m=2 kg、初速度v0=8 m/s的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水平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设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且物体在t=0时刻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0~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1~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0~1 s内,物体的位移为7 m D.0~2 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0 m 5.(2024北京东直门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50 N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求物体在2 s末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3)若在2 s末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 6.(2024福建福州四十中月考)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一般都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若机舱离气囊底端的高度h=3.2 m,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l=4 m,当一个质量m=60 kg的人在气囊上滑下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240 N。不计其他阻力,取g=10 m/s2。求: (1)该人与气囊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该人在气囊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a; (3)该人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v。 题组三 已知运动确定物体的受力 7.(2024吉林辽源田家炳高中期末)若在行车过程中紧急刹车,乘客可能受到伤害,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伤害。假定乘客质量为60 kg,汽车车速为108 km/h,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最接近 (  ) A.250 N    B.300 N    C.360 N    D.720 N 8.(2025山东临沂期末)2024年11月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 m时,返回舱的速度为8 m/s,此时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火箭点火工作,使返回舱触地前瞬间的速度降至2 m/s,实现软着陆。若该过程飞船始终竖直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返回舱的质量变化和受到的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每一台反推火箭点火工作时提供的平均推力大小为 (  ) A.1.2×105 N    B.9.0×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