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563

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指南(学案)人教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548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指南
  • cover
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指南 一、求和应用题 (一)题型特点 已知两部分数量,求总数;或已知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求原来的总数,用加法计算。 比如妈妈买了苹果和梨,问 “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或者你吃了几颗糖,还剩几颗,问 “原来有多少颗糖”——— 这些都是要把两部分东西 “合起来”,就用加法! 加法试题关键词:一共、总共、原来、和是、共有、合计、合起来、被减数是 (二)解答方法 用加法计算,总数 = 部分数 + 部分数。可以通过画图方法帮助理解题意。 先通过关键词找题目里的 “两部分”(比如 “吃了的” 和 “剩下的”,“原来的” 和 “又来的”);再列算式计算:部分数 + 部分数 = 总数;最后要记得答题。 (三)案例试题 1、一本书,小明看了 5 页,还剩下 4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案例解析:这道题是要把 "看了的页数" 和 "剩下的页数" 合起来,求这本书的总页数。用加法计算:5+4=9。 答:这本书一共有 9 页。 2、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吃掉3个后还剩5个,原来有多少个? 案例解析:本题用求原来的数量,公式:用去的 + 剩下的 = 总数,即3+5=8。 答:原来有8个。 (四)变式试题 小红吃了 3 颗糖,还剩下 5 颗,小红原来有多少颗糖? 草地上有 4 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 3 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妈妈买了 6 个苹果和 2 个梨,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二、求差应用题 (一)题型特点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或已知两个数量,求它们的差距,用减法计算。 比如家里有 10 块饼干,你吃了 3 块,问 “还剩几块”;或者小红有 8 支铅笔,小美有 5 支,问 “小红比小美多几支”——— 这些都是要从总数里 “去掉” 一部分,或者找 “不一样多的部分”,就用减法! 减法试题关键词:还、卖、走、剩、哪个多、哪个少、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贵多少、便宜多少、一个加数。 (二)解答方法 用减法计算,数量关系为:总数 - 一部分 = 另一部分;较大数 - 较小数 = 相差数。 通过关键词先找 “总数”和 “要去掉的部分”;再列算式:总数 - 去掉的部分 = 剩下的部分;或者 大数 - 小数 = 相差的部分。最后要记得答题。 (三)案例试题 小红有 8 支铅笔,小美有 5 支铅笔,小红比小美多几支铅笔? 案例解析: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个数量之间的差距,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答:小红比小美多 3 支铅笔。 (四)变式试题 一共有 10 块饼干,小明吃了 3 块,还剩下多少块? 停车场原来有 9 辆车,开走了 4 辆,还剩下多少辆? 盒子里有 7 块巧克力,小明拿走一些后还剩 2 块,小明拿走了几块? 三、连加应用题 (一)题型特点 题目中出现多个数量相加,通常有 "又来"、" 再添 " 等表示增加的词语。 比如 “树上先飞来 3 只小鸟,又飞来 2 只,后来又飞来 1 只”,要算 “一共有多少只”——— 需要把 3 部分、4 部分合起来,就要 “连续加”,比如 3+2+1。 这类试题易出错在漏掉。 (二)解答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相加,可分步计算,先加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 (三)案例试题 小明原来有 2 本故事书,妈妈又买了 3 本,爸爸再送给他 1 本,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案例分析:这道题需要把三个数量合起来,用连加法计算。先算 2+3=5,再算 5+1=6(本)。综合算式:2+3+1=6 答:小明现在一共有 6 本故事书。 变式试题 树上先飞来 3 只小鸟,接着又飞来 2 只,后来又飞来 1 只,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小红第一天做了 2 道题,第二天做了 3 道题,第三天做了 4 道题,三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 篮子里有 1 个苹果,2 个橘子和 3 个梨,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四、连减应用题 (一)题型特点 从总数中连续去掉几个部分,通常有 "先拿走"" 又用去 " 等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