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 新课标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Panorama of China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课堂导入 00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后,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开启探索之旅吧! 01 中华民族大家庭 目 录 02 民族分布特点 04 思维导图 05 随堂检测 03 课后分层作业 区域认知 运用图文资料,描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理解地理位置对人类发展农业、交通、对外交往的影响,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综合思维 分析自然环境对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通过编写并唱诵自己家乡民俗的歌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新课程标准 中华民族大家庭 Part 01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 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活动:根据课本P18,概括中华民族构成特点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中华民族 汉族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9% 汉族 91% 民族构成特点: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活动:指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人数最多是壮族(超过1600万人), 五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活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活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语言 节日 文字 饮食 民居 服饰 艺术 活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民族语言和文字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在我国,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约30种文字。我国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习惯。 活动:找找人民币上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思考:人民币背后有我们国家的一些著名景区,有哪些和少数民族有关?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西藏自治区 布达拉宫 思考:人民币背后有我们国家的一些著名景区,有哪些和少数民族有关?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山水 讨论:阅读下面两位少数民族青年的自我介绍,说说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好处。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我是贵州的布依族绣娘。我努力学习普通话,成为布依族文化体验的向导,经常带前来旅游的客人体验刺绣。 我是湖南的土家族农民。我们村有很多农民学习说普通话,通过网络销售茶叶,销量增加很快。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草原等地区,气候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夏季温差大。蒙古包的圆形结构抗风能力强,包身用毡布覆盖,保暖性好,且易于拆卸和搭建,能快速适应游牧迁徙中 “逐水草而居” 的需求。 建筑:蒙古族蒙古包 傣族聚居地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且潮湿,吊脚楼底层架空可通风防潮;地处河谷丘陵,雨季易遭洪水,架空结构能避洪;当地植被茂密,虫蛇多,离地而建可防侵扰。 建筑:傣族吊脚楼 侗族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又称"花桥",集桥、亭、廊于一体,以木质结构为主,榫卯工艺精湛。桥身雕梁画栋,既可遮风避雨,又是社交场所。 建筑:侗[dòng]族风雨桥 维吾尔族烤馕源于新疆干旱气候与绿洲农业。馕耐储存、易携带,适合游牧商旅;馕坑高温烤制减少水分,延长保质期,适应干旱环境,成为传统主食。 饮食:维吾尔族烤馕 糌粑由青稞炒磨而成,耐储存、高热量,适合高原能量需求;酥油茶含酥油、茶叶和盐,既可御寒保暖,又能补充能量和电解质,缓解干燥气候带来的水分流失。 饮食:藏族糌粑[zān ba]、酥油茶 饮食:傣族手抓饭 饮食:蒙古族烤全羊 饮食:朝鲜族打糕 少数民族服饰形成源于地理环境(如藏族藏袍御寒)、生产生活(游牧民族服饰便于骑射)、文化习俗(苗族银饰含宗教寓意)及历史传承(保留图腾纹样),是自然与人文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