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6319

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 第11章 第2节 导体的电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45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年,导体,格式,教学设计,电阻,2节
  • cove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课题 导体的电阻 单元 11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二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以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为载体,既要研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更重的是突出探究过程,因此,要求教师既要让学生有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时间,又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可以采取实验探究重方法,理论探究重思维的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再进一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电阻定律,让学生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物理观念,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控制变量,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科学探究: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电阻温度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 重点 理解电阻定律以及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难点 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 出示图片:电线 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如图,为了减小输电线上电能的损耗,人们尽量把输电线做得( )一点 答案:粗 那么,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观察图片并填空 为本节知识做铺垫,并引出本节课题 讲授新课 一、电阻 思考讨论:如图所示为金属导体 A、B两端的电压随导体中的电流的变化情况的 U-I 图像,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①同一个金属导体的 U-I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②同一个导体,电压跟电流之比都是一个常量;③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表明不同导体的 R 值不同。 1.电阻 (1)定义: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公式: (3)在导体的 U-I图像中,斜率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在同一个U-I图像中斜率越大电阻越大。 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到底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 2.实验原理 根据串联电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a、b、c、d 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这三个因素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3.实验器材 开关、电源、电压表(或多用电表)、导线、滑动变阻器、直径为0.35mm和0.25mm的镍铬丝、直径为0.35mm的铁铬丝。 4.实验电路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如图,b 与 a长度不同;c 与 a,横截面积不同;d 与 a,材料不同;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因素中,b、c、d 跟 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5.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 与 a,长度不同,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比较 a、b 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 (2)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 与 a,横截面积不同,长度、材料相同。比较 a、c 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 与 a,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比较 a、d 的电阻是否相等。 6.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