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6321

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 第11章 第3节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943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年,导体,格式,教学设计,测量,电阻率
  • cover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单元 11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二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分两部分来讲,第一部分主要讲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讲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本节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实验课。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2.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让学生体会实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物理观念,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设计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 重点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难点 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的公式是什么? 电阻率的公式是: 如果要测量导体的电阻率就要测出导体的电阻、长度和截面积。 要想测出截面积就要测出金属丝的直径,为了准确测量这些物理量,我们就来学习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回忆电阻率的公式 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讲授新课 实验 1 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长度是物理学中基本的物理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测量要求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读数规则。现在我们进一步学习使用另外两种测量精度更高的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一)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的主要部分是主尺 A 和一条可以沿着主尺滑动的游标尺B。 2.游标卡尺测量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的单位刻度(1 mm)与游标尺的单位刻度之间固定的微量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的。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游标尺上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 常用的游标卡尺有 10 分度、20 分度和 50 分度三种。 (1)10 分度游标卡尺 游标尺上有 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mm,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0.1 mm,可精确到0.1mm (2)20 分度游标卡尺 游标尺上有 2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19mm,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0.05 mm,可精确到0.05mm (3)50分度游标卡尺 游标尺上有 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49mm,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0.02 mm,可精确到0.02mm 游标卡尺游标尺上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精确度10分度9 mm0.1 mm0.1 mm20分度19 mm0.05 mm0.05 mm50分度49 mm0.02 mm0.02 mm 下面我们以 10 分度游标卡尺为例来学习它的读数 (1)10 分度游标卡尺测距原理 量爪并拢时主尺和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它们的第1条刻度线相差 0.1 mm,第2条刻度线相差 0.2 mm……第10刻度线相差 1 mm。 当量爪间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0.1 mm时,游标尺向右应移动 0.1 mm,这时它的第1条刻度线恰好与主尺的 1 mm 刻度线对齐。 当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跟主尺的 5 mm 刻度线对齐时,说明两量爪之间有0.5 mm 的宽度…… 2. 10 分度游标卡尺读数 (1)先读主尺读数:看游标尺零线左边主尺第一刻度的数值; (2)再看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毫米小数部分(游标)=精度×游标尺与主尺重合的游标刻度数 主尺读数:4mm 游标尺读数: 3 ×0.1 mm =0.3mm 测量值=主尺读数+n×精度(游标) 测量值:20 mm +6×0.1mm=20.6mm 答案:54.5mm 思考讨论:50分度和20 分度游标卡尺读数又是怎样的呢? 50分度:测量值=主尺读数+n×0.02 20 分度:测量值=主尺读数+n×0.05 3.游标卡尺的使用 当外(内)测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