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6886

【学霸笔记】16 第三单元成果展示 (教师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59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法治,道德,统编,教师,学霸
  • cover
第三单元成果展示 文明与家园 (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该规定强调了(A)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题干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强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说法错误;题干中“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③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说法错误。故选A。 2.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2024年总台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说明(B)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发展 ④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两千多年前,“富贵不能淫”是孟子的高尚品格;革命年代,“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是方志敏一生的坚守;进入新时代,“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依然是国家的号召、人民的行动。这说明(D) A.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全部内容 B.勤俭节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要求 C.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 D.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题干中“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依然是国家的号召,人民的行动,这说明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D说法正确;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不是中华文化的全部内容,A说法错误;勤俭节约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要求,B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D。 4.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基本陈列“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包括“文明起源”“大国一统”“民族觉醒”等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B) A.有助于全面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 B.有利于传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C.体现了党和国家在财力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D.说明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载体 5.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倡“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坚持爱国和爱家、爱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本质 ②家教家风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④优良家风建设能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社会更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古诗和体现的传统美德搭配正确的是(B)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尊老爱幼 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热爱祖国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爱好和平 D.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自强不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