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7089

2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师版)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601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统编,历史,初中,教师,文化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该记载( C ) A.凸显了宋应星以民为本的精神 B.强调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C.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D.反映了贾思勰多种经营的思想 2.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论语》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因此其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3.月球上有一些以中国人名和地名命名的地理实体。这些人名包括蔡伦、祖冲之、李白及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等。其中,祖冲之的成就是( B ) A.改进造纸术 B.精确计算圆周率 C.发明指南针 D.主持修建都江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运用前人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4.祖冲之设计制造出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史书上称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祖冲之( D ) A.文学方面的成就 B.数学方面的成就 C.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D.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知识点三 灿烂的文化 5.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哪两位书法家的书体( A ) A.锺繇、胡昭 B.锺繇、王羲之 C.顾恺之、司马迁 D.祖冲之、胡昭 6.小王参加了某电视台举办的历史知识比赛。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哪一时期的( A ) 主持人说:“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富有个性,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7.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了许多石窟,雕造佛像,如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从这一现象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A.体现中外艺术的结合 B.当时佛教盛行 C.雕塑艺术成就突出 D.北方战乱不断 8.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B ) A.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B.顾恺之的田园诗清新自然 C.北方民歌慷慨豪迈 D.南朝民歌细腻婉转 9.从下表所示有关《齐民要术》一书的内容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C )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以及具体粮食、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作物栽种和果树 卷五、卷六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 卷七、卷八、卷九 食品酿造、加工、烹调、贮藏和农家手工业 A.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B.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农业成就 C.其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且丰富 D.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说明《齐民要术》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且丰富。 10.曹魏时期锺繇的楷书《宣示表》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篇324字,一气呵成,凡重复的字,每个写法都不相同;北魏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体现了( D ) A.统一文字的出现 B.石碑艺术的发展 C.不同字体的演变 D.书法艺术的多彩 11.龙门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外国人、外族人的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C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C.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D.中原文化,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