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8916

【学霸笔记】08 第二章成果展示 (教师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134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地理,星球,商务,教师,学霸
  • cover
第二章成果展示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同学们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图1)并以图文的形式对经纬度做了介绍(图2)。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制作地球仪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B) ①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 ②准备工具和材料 ③制作地球仪支架 ④安装地球仪 ⑤绘制经纬线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④①②③⑤  D.③④②①⑤ 2.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   B.所有的纬线中赤道最长 C.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等 3.图2中错误的是(B) A.A B.B C.C D.D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A) A.66.5° B.45° C.30° D.23.5° 5.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C) A.最长的经线 B.0°经线 C.最长的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读经纬网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C) A.A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南半球 B.B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 C.四点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C点 D.位于东半球的只有D点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东半球经度为20°W—0°—160°E,西半球经度为160°E—180°—20°W。读图可知,A点地理坐标是(23.5°S,60°W),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南半球;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四点中,C点位于赤道;C点经度为30°W,B点经度为0°,D点经度为30°E,B、D两点位于东半球。 7.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是(D) A.(23.5°N,60°E) B.(23.5°S,120°W) C.(23.5°S,60°W) D.(23.5°N,120°E)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A点地理坐标是(23.5°S,60°W),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与A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数值相等,南北纬相反,所以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是(23.5°N,120°E)。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D)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C) A.四季更迭 B.五带形成 C.昼夜更替 D.昼长变化 读图,完成10~11题。 1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B)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D.从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则呈顺时针。 11.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在A点,最先见到日出 B.在B点,最先见到日出 C.在C点,最先见到日出 D.在A、B、C三点,同时见到日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13.下列节气中,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是(C) A.惊蛰、春分 B.立冬、小雪 C.清明、夏至 D.立春、雨水 读图,完成14~16题。 图1 图2 14.当太阳光照如图1所示时,图2中的甲地正值四季中的(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图2中,乙地位于丙地的(C) A.西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北方 16.图2中,丁地的经纬度是(B) A.(70°N,90°E) B.(70°N,90°W) C.(70°N,120°W) D.(70°N,120°E)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决定了树影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决定了正午时刻树影的长短。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高度日变化,从而导致树影长短的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