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9639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历史、地理、道法)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2025-09-18 科目:社会思品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4954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考试,期末,道法,地理,历史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历史、地理、道法)期末考试试卷 (2025七下·温州期末)明成祖即位后,怀疑建文帝逃到海外,又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据史载,郑和的宝船,船身最大者有四十四丈四尺之长,宽十八丈。船队规模最大时高达200余艘,随行人员达到27000余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9卷》 1.“西洋”指的是当今的大西洋。(  ) 2.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海,经过占城、古里,到达了天方和木骨都束等地。(  ) 3.郑和所见占城地区民居多为竹木搭建、悬离地面,这反映出当地气候炎热潮湿。(  ) 4.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海外贸易,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5.明朝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强大的国力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力保障。(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郑和下西洋,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1.据材料“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所并学知识可知, 古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五代,不同时代含义不尽相同。元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沿岸地区,晚清用西洋一词指欧美国家。据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据材料“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结合所学可知,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海,经过占城、古里,到达了天方和木骨都束等地。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占城为今越南,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当地民居多为竹木搭建、悬离地面。由此可知,本题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4.据材料“明成祖即位后,怀疑建文帝逃到海外,又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示中国富强”,不重视经济效益。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5.据材料“郑和的宝船,船身最大者有四十四丈四尺之长,宽十八丈。船队规模最大时高达200余艘,随行人员达到27000余人”可知,明朝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强大的国力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力保障。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025七下·温州期末)情跨山海,水润非洲。读图,回答小题。 6.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7.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遇到的主要困难可能是(  ) A.沙丘流动 B.蚊虫叮咬 C.洪水泛滥 D.寒潮频发 8.关于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该项目缓解了当地的用水困难 ②该项目加强了中非的友好合作 ③该项目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 ④该项目是“南北对话”的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C 7.B 8.A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气候的知识。(1)明确各类型气候的特点即可。(2)题目问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遇到的主要困难,但是题干中未提及项目建设地点等关键信息 。我们只能从选项本身的合理性以及常见的建设困难角度去分析。(3)了解中国援非的征程及政策等即可。 6.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较多,干季降水稀少,水资源在干季较为短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广,很多地区在干季面临严重缺水问题,所以是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的主要地区,故C符合题意。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非洲的刚果盆地等。在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