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9912

三 游三峡——小数除法大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9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数学,上册,五年级,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三 游三峡———小数除法》大单元设计 课题 (主题) 三 游三峡———小数除法 课时 10课时 一、课标要求(解读课标对所学知识点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高年级“数与代数”领域的要求,本单元属于“数的运算”范畴,重点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核心素养。 课标明确指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借助现实情境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经历算法的探索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发展估算意识和数感。 同时,课标强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真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旅游、购物、测量等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模型意识,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标还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注重思维过程的表达与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二、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结合三峡旅游、船闸通行、特产购买等具体情境,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并能解释每一步的含义,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2. 学生能通过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过程,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商不变规律”在转化中的关键作用,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并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应用,如比较价格、计算倍数、求平均速度等。 3. 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不同位数的意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识别循环小数并了解其基本特征;能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最终能综合运用小数除法知识解决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升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学习重点 1.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特别是处理不够除时添0继续除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2.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掌握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方法,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并确保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保持商不变。 3. 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列式解决有关平均分、倍数关系、单位换算等实际问题,理解小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难点 1. 理解除数是小数时,为什么要将除数转化为整数,以及如何根据“商不变规律”正确地移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尤其是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需要补0的问题。 2. 在计算过程中准确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避免因小数点移动错误而导致整个计算结果出错。 3.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区分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根据需求合理取商的近似值,特别是在涉及钱数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五、评价任务(设计活动对应学习目标,镶嵌在教学过程中,或者用教学环节对应目标)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自主练习”中的竖式计算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列式、准确移动小数点、规范书写商的小数点,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2. 情境问答:创设“三峡游轮票价分摊”“土特产单价比较”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评价其能否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3. 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计算97÷8的钱数更合理”,引导学生思考保留几位小数,并尝试用计算器验证,评价其对近似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设计包含基础计算、情境应用、混合运算和拓展思考的综合性测试题,全面评估学生对小数除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