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1458

1.2《离骚(节选)》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5702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重点文言字词、句式的用法,理解并运用《离骚》中的经典语句,提高古诗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离骚》的内容,理解屈原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离骚》及屈原相关的文学知识;体悟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诗人坚守高洁人格和追求高远理想的节操。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人。 初为楚怀王信任,后来遭到奸臣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代表作品:《离骚》《九章》《天问》等。 “楚辞”是诗歌体裁,“楚辞体” 。楚地的歌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离骚》,也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多用语气词“兮”,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操吴戈兮 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宋玉《九辩》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总集。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①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②班固《汉书》: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③王逸: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 “离”:遭遇;“骚”:忧愁 。 《离骚》即遭遇忧愁而写的诗。《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1.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赏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第2段可分为几层?怎么划分? 4.诗歌中为什么出现了大量的香草、香花、香木?这些香草、香花、香木有什么象征意义?对塑造诗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5.“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结合第3段说说屈原为何而怨? 6.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公正的待遇,诗人屈原是怎样的态度? 7.诗人回车复路,修复初服,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8.赏析:“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yín吾以降。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苗裔:远代子孙 考:称已故的父亲(如丧考妣bǐ ) 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 贞:正当 览揆:观察考量 初度:初生时的情况 肇:开始 锡:赐给 肇锡余以嘉名(状后) 正则:公平而有法则。这是屈原名“平”的解释 灵均:灵善而质均。这是对屈原字“原”的解释 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