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曾让中国陷入“炮够不着”的被动,而如今我们已实现“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跨越。 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告慰先烈:中国如今已发展强大,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百年巨变之中,藏着一个深刻的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向前发展的?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观 总议题:从9.3阅兵看工农红军的发展密码 ———如何理解“世界是普遍发展的” 子议题1:工农红军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谁的发展? 子议题2:新旧力量对比,藏着发展的什么本质? 子议题3:挫折中的前进,发展的道路是怎么样的? 子议题4:回顾百年历程,如何在质量互变中走向前进的? 土地革命时期,从“南昌起义余部”到“红军主力”,“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 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从游击战到运动战,战略战术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全国解放,成为保卫国家的核心力量”; 9.3阅兵中的现代化军队,“从‘国土防御’到‘全域作战’,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求”。 议学任务:分析每个节点的“变化”与“发展”,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议题1:工农红军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谁的发展? 天圆 地方 地心说 日心说 宇宙无边无际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提示: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人的出现 1.发展的普遍性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世 界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原理) (方法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类别 旧军队(军阀/国民党军队) 工农革命军(人民军队前身) 立场 维护军阀私利、国民党独裁 为工农解放、为人民利益而战 对待群众 掠夺粮食、抓壮丁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内部关系 军官欺压士兵、克扣军饷 官兵平等、同甘共苦 议学任务: 阅读课本32页内容,结合旧军队和工农革命军的对比,说一说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为什么人民军队能最终战胜国民党军队? 议题2:新旧力量对比,藏着发展的什么本质? 2.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 变化 发展 相关链接:发展一定是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思考: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 2.小蝌蚪变成青蛙 3.候鸟迁徙 4.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5.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6.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7.1G,2G,3G,4G,5G时代 运动、变化 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 发展 发展 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 发展 发展 常考易错点:事物总是处在无限的发展过程中(X) 发展是一个新事物和旧事物不断交替发展的过程(X)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原理总结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出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