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066

【议题式教学】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32张PPT+视频素材)(含希沃课件)

日期:2025-09-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4718066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含希,素材,视频,PPT+,32张
    (课件网) 4.1 夯实法治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它的内容涉及我们从出生到死亡 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它是谁? 议学:议题探究 总议题:感受法治脉搏,坚定法治信仰 回溯: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法治道路? 子议题1 展望:如何开创法治中国的新局面? 子议题2 01 选择法治道路 哪些 可以做 法具有 惩罚性 展学:展示导入 【审判:古与今 找不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审判:古与今 找不同】 (1)对比图、文,古代与今天的审判有何不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公民合法个人财产不受侵犯 人治VS法治 人治 法治 本质 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 特点 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最高权威 个人的意志 法律 议学:议题探究 子议题1.法治的要求? P46相关链接 议学:议题探究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含义(P45 D1) 法制 法治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 意味着依法治理 【联系】 “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区别】 《美国宪法》 《日本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 《中国宪法》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 D2) 【法治的地位】 议学:议题探究 用数据看《民法典》编撰过程 民法典草案历经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 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 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议学任务1:为什么《民法典》的编撰要如此复杂的过程? 议学:议题探究 子议题1.法治的要求? 根据视频,思考《民法典》的编撰与实施有哪些意义? 议学:议题探究 子议题2.法治的意义? (1) (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D1) (2)(对国家、社会)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P47 D2) (3)(对民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P47 D2) 议学:议题探究 子议题2.法治的意义? 哪些 可以做 法具有 惩罚性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 该人却要求国王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 你认为国王的判决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审判:古与今 前世与今身】 国王判案:“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随即,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议学:议题探究 国王也是在依法审判,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不合理呢?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 D2) 议学:议题探究 议学成果1:法治的要求 【查阅:古今中外“法治”名言】 议学:议题探究 良法 善治 有了法律之后就能实现法治吗?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D1) 议学:议题探究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议学成果:法治的要求 有法律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