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884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729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36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嘿嘿 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嘿嘿嘿嘿 全都有哇) (水里火里不回头哇)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嘿儿呀 咿儿呀 嘿唉嘿依儿呀 (嘿儿呀 咿儿呀 嘿嘿嘿嘿依儿呀)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嘿儿呀 咿儿呀 嘿唉嘿依儿呀 (嘿儿呀 咿儿呀 嘿嘿嘿嘿依儿呀)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归纳情节特点。 3.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4.赏析文中“风雪”的描写,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施耳,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 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16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施耐庵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 全书按照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开端以及发展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与斗争精神,揭露了北宋王朝统治的黑暗腐败。后半部分写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尾,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内容,“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其历史的局限。 它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传》在艺术上最杰出的成就是人物的塑造。 金圣叹将《水浒传》《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之一》 古代小说之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施耐庵的《水浒传》———最义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最基本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每回末有“……,且听下回分解”。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的高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原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①林教头: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②风雪:既是实写,指恶劣的自然天气;也是虚写,暗指人物所处的恶劣环境。 ③山神庙: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 1.请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结构特点———双线结构:本文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