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984

4.《窦娥冤(节选)》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4134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窦娥冤(节选),课件,43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1.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性格特征。 3.品读文中的唱词,深入理解窦娥的冤情。 4.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的残暴,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 窦娥冤 (节选) 关汉卿 1.元杂剧的结构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四折一楔子”,个别的有五折或多折。 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2.元杂剧的角色 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旦是女角,女主角称正旦,还有副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末是男角,男主角称正末,还有副末(男配角)、外末、小末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包括细酸(穷秀才)、孛bèi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 3.元杂剧剧本的构成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如“做哭科”“做笑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或女主角一个人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4.元杂剧 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5.元杂剧 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汉卿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 《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的牙,歪了我的嘴,瘸了我的腿,折了我的手,天赐我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故事发生在元朝。当时的元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巩固统治地位。统治者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民族)、汉人(金辖区的汉人和契丹、女真、高丽、渤海人)和南人(南宋辖区的汉人和其他各民族)四等,尤其贱视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处申冤。《窦娥冤》正是这一黑暗现实的集中体现和血泪控诉。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