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等方法学习转述,并学会用转述的方式复述人物的语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抓关键词、朗读体会等学习方法,有序复述故事。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发挥想象,改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抓关键词、朗读体会等学习方法,有序复述故事。 难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发挥想象,改编故事。 板块一: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1.我们都爱读故事,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思考。在第八单元,我们要举办一场趣味故事会,评选班级的趣味故事小达人,还要完成两个学习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②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2.什么是“复述”?说说你的理解。学习伙伴是这样理解的(出示“交流平台”中对复述的定义),读一读。 3.在这个单元,我们要一起读四个有趣的故事,并复述故事。这节课,我们先走进“裁缝店趣谈”,故事的名字就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你知道“裁缝”是什么意思吗? 4.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过渡:一个这么慢,一个这么急,他们之间会碰撞出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板块二:初读感知,梳理脉络 1.检查预习:同学们,要想讲好故事,成为趣味故事小达人,首先要扫清故事中的生字拦路虎。 2.词语教学。 棉袄 夹袄 短袖衬衫 春装 (1)请两生当小老师带读。 (2)学习多音字“夹”,明确“夹袄”读音及意思:jiá ǎo,双层的上衣,外层面料为丝绸、棉布等,内层面料则为棉花、麻等,夹在两层面料之间。 (3)出示课文中表示四种衣服的四幅插图,让学生选择表示“夹袄”的图片,再次巩固词语认知。 (4)给剩余的三幅图片找到属于他们的名字。 (5)指导学生书写“衬、衫”。 3.校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4.指导并板贴:第一天顾客要求做一件棉袄……,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就是这样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过渡:在不同的时间里,顾客对裁缝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慢性子裁缝分别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呢? 5.指导梳理第1天裁缝的反应,渗透找关键句,圈关键词的方法。 6.进行学法迁移,学生自主梳理后面3天裁缝的反应,完成课后题表格的填写,梳理故事脉络。 ★搭建汇报支架:请大家看课文第x自然段,我找到的关键句是xx,我圈的关键词是xx。 7.请学生分享交流。 8.呈现完整表格,校对。 过渡:表格是我们复述故事的一个好工具,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表格上的信息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9.借助表格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1)自己练说。 (2)同桌练说。 (3)派代表展示复述。 板块三:聚焦文段,感受性格 过渡:要想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成为趣味故事小达人,就得把人物的特点讲出来。大家走进故事,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慢性子裁缝的“慢”和急性子顾客的“急”的。 1.发现急性子顾客的“急”。 过渡:你从哪里感受到急性子顾客的“急”? 预设: 第2自然段:“我想做件棉袄……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关注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感受急性子顾客一连串的话,充分体现了其急切的心情。省略号说明如果不是裁缝打断他,估计他还会说得更多。 第5自然段:顾客“噌”的一下跳起来:“这么慢啊!” 试着像顾客一样做一做这个动作,感受他的性子急。 第7自然段: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第11自然段: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 (1)请学生上台分享交流,投影课本,边指边说。 (2)你刚才是怎么读出急性子顾客的“急”的? (3)引导关注标点、动作等,指导朗读。 总结:抓住急性子顾客的语言和动作,就能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