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主题) 我学会了吗?———小数除法单元回顾与整理 课时 第10课时 一、课标要求(解读课标对所学知识点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本课时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整理与复习”课型。学生应能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形成结构化的认知。 课标强调要通过回顾反思,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本课以“农贸市场”为情境主线,将小数乘除法的核心知识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丰收园”等活动进行自我评估。 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整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实现从零散知识到整体建构的飞跃。 二、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在“农贸市场购物”这一综合情境中,主动回顾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小数乘、除法知识,解决诸如“买4.8千克大白菜多少钱”“20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等实际问题,巩固计算技能。 2. 学生通过完成“我学会了吗?”板块中的练习题,全面检测自己对小数除法概念、计算方法、近似值求法及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并在“丰收园”中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三、学习重点 1. 系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明确小数除法的算理与算法,特别是除数是整数和小数时的计算步骤。 2. 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及其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四、学习难点 对“循环小数”“有限小数”等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2. 在复杂情境中灵活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并能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评价任务(设计活动对应学习目标,镶嵌在教学过程中,或者用教学环节对应目标) 1. 情境提问:观察农贸市场价目表,鼓励学生提出涉及小数乘除法的问题,如“买3.5千克黄瓜多少钱”“10元钱能买多少千克土豆”,评价其问题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2. 计算展示:让学生板演“1.12×4.8”和“20÷7.5”的竖式计算过程,重点检查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和无限小数的表示方法,评价其计算规范性。 3. 自我评估:完成“我学会了吗?”中的练习后,指导学生对照“丰收园”中的五个维度(如“我会计算小数除法”“我能解决生活问题”等)进行涂色自评,促进其元认知发展。 4. 综合检测:独立完成教材第45页“聪明小屋”的规律探究题,评价其思维的深刻性与创造性。 六、资源与建议(包含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数除法”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前面九课时学习成果的总结与升华。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但在知识的系统性和灵活性上仍有欠缺。他们可能对某些细节(如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理解不深,或在面对综合性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学中必须打破章节界限,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创设真实的农贸市场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自然地“忆数学”“理数学”。同时,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教师适时点拨,避免变成单纯的习题课。 七、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醒记忆。 (1)、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到一个热闹的农贸市场。” 板书出示价目表: 种类单价(元/千克)鸡蛋7.50黄瓜2.60土豆1.50大白菜1.12葱2.10韭菜2.50茄子2.40 提问:“看到这些蔬菜水果,你想买些什么?会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2)、聚焦典型问题,回顾算理。 预设问题1:“买4.8千克大白菜需要多少钱?” 列式:1.12 × 4.8 回顾小数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预设问题2:“20元钱能买多少千克鸡蛋?” 列式:20 ÷ 7.5 回顾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