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历史上被称为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逐步实现国家富强振兴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逐步实现人民温饱小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这里的“换了人间”指的是( ) ①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②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中国的诞生犹如磅礴的日出,一扫旧中国的阴霾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下图为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 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③1952年,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开始,至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 ①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说明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第一大国的大转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 1953年,全国各地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就已经有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此举旨在( ) 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让农民获得土地 ②走集体化的道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③依托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团结协作程度 ④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我国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营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66.3%。在国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中,有52.8%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在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 ) 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 ③在国营和私营企业中普遍开展了民主改革 ④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 ) ①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泽东分别听取国务院35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4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始我们模仿苏联,因为我们毫无搞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