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085

13.5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件(35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9310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5,PPT,九年级,物理,科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3.5跨学科:全球变暖与 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物理学科角度,理解全球变暖引发的物态变化及热量传递原理,掌握温室效应相关物理知识;从地理学科角度,明确全球变暖对气候、地理环境及水循环的影响;从化学学科角度,了解大气成分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联,以及水资源污染中的化学原理。 能够综合多学科知识,分析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相关现象和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表达观点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学习过程,掌握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尝试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缓解全球变暖、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方案和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培养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关心人类命运的全球视野和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热情。 通过跨学科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整合物理、地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全球变暖的成因、影响以及与水资源危机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灵活运用,深入理解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暴雨洪涝、干旱等)以及水资源危机(如河流干涸、湖泊萎缩、水污染严重、居民缺水等)的视频资料,视频中穿插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真实画面和数据统计。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全球变暖的多学科解读(15 分钟) 物理视角:教师从物理学科的热量传递、温室效应等知识出发进行讲解。解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如何像 “温室” 的玻璃一样,允许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但阻挡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返回太空,导致地球表面热量不断积累,温度升高。通过示意图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变暖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如冰川融化(熔化)、海水蒸发加剧(汽化)等,以及这些物态变化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地理视角:利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展示全球变暖对地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图和数据。讲解全球变暖导致的气温分布变化、降水模式改变,例如一些地区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加剧。分析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影响北极熊等生物的生存环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的安全,改变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 化学视角:从化学学科角度,介绍大气成分的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讲解人类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