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2 敬畏生命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如何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生命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生活观察 2022年8月,重庆市持续高温,缙云山发生火灾。山火不断向山下拥有80万常住人口的居民区通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无数救援人员迎着烈火“逆行”而上,仅用不到10天的时间,各处山火就被全部扑灭。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百余名群众被转移后,通信中断,情况不明。危急形势下,防汛工作小组带领水利部门专家通信保障人员、地质专家、志愿者等奔赴抗洪现场,经过近36个小时的努力,与失联群众取得联系,并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平安。 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生命是坚强、崇高和神圣的 世界热点聚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023年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惊。8日,战事继续升级。冲突爆发两天,双方伤亡超5 600人。 敬畏生命的意义 国内新闻聚焦: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共同影响,2023年7月27日以来,河北省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达137.4毫米。经统计,截至8月1日12时,此次强降雨造成河北省87个县(区)540 703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9人,因灾失踪6人。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涿州市第一时间成立28支、共计8 755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并与驻涿部队和专业救援队等救援队伍通力协作,全力做好救援保障。 以上两则新闻事件说明了什么?并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1)两则新闻事件说明了人类生命的崇高与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敬畏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意义)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最终只会造成生态的破坏 。所以,只有当我们学会与周围的生命,无论是他人还是大自然休戚与共时,才能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类和谐相处 。而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去敬畏生命时,也才真正的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你知道休戚与共的意思吗? 欢乐和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同甘共苦。 探究与分享 最初面对来袭的新冠疫情大家的反应是怎样的?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自身的安全,我国的疫情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态势?这说明了什么? 每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生命是休戚相关的,我们在珍视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要做到关怀他人的生命。 “让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 “我是你的拐杖”体现的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给我们带来的是和谐与互助; “蹲下去”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给我们带来的是自尊; “陪伴和分享”体现的是对长辈的孝敬,给我们带来的是亲情和温暖。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蹲下去 陪伴和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