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章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2节 人体免疫 情境导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不小心划破手指时,伤口处会变得又红又肿,这是由于细菌进入伤口并繁殖,导致了感染。 这说明皮肤要完好无损才能充当屏障,防止细菌等病原体侵入。 皮肤或黏膜受损,病原体就会通过损伤部位侵入人体,使人体出现炎症。白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吞噬病原体。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就有的、非病原体侵染后产生的 组成 皮肤和黏膜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纤毛清扫异物 黏膜分泌物具杀菌作用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溶菌酶)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一般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防御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经常与各种病原体接触,但并不经常生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就有的、 非病原体侵染后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 特点: 后天的、 病原体侵染产生的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如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刺激 病原体 淋巴细胞 一种蛋白质,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抗原 吞噬细胞吞噬后, 抗原被清除 产生 抗体 特异性结合 失去致病性 抗体: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病原体、异物、移植器官如各类病毒) 常见的抗原种类 ① 病原体 ② 疫苗 ③ 引起过敏的物质(过敏原) ④ 植入人体的器官 患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 抗体 水痘病毒 淋巴细胞 抵抗水痘病毒的物质 抗原 (特殊蛋白质) 抗体 刺激 (病原体) 产生 消灭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免疫特性,不能遗传,有的可获得持久免疫,有的不能获得持久免疫。 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还是抗体?为什么接种疫苗? 注射的疫苗是抗原。接种疫苗抗原保证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迅速产生相应的抗体, 以同样的方式再次将抗原清除。 为什么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以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康复后,血浆中会留存相应的抗体,能有效杀灭和清除相应的病毒。 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时间 范围 特性 获得途径 共同特点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维护人体的健康。 通过遗传获得 与病原体斗争后获得,不遗传 生来就有 出生后产生的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病原体起作用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免疫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共同特点是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维护人体的健康。 (2)人体通过免疫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功能 3. 免疫监视: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是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1. 免疫防御: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 2. 自身稳定: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免疫有这么多功能,对人体来说,应该总是有益的吧~ 不一定吧~ 你怎么认为呢? 免疫功能异常 实例 有人吃鱼、虾等会腹痛、腹泻、呕吐或皮肤奇痒;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反应。 过敏 有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有鼻炎或哮喘; 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 1.概念: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2.意义:实行免疫规划,能有效地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