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定时训练 注意事项: 你看到的试卷满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试卷包含“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结束,请提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2024年5月21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开展助残社会实践活动。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活动后,脆弱的同学变坚强了,冷漠的同学变热情了。可见( ) A.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资支持B. 我们应该了解社会的全部面貌 C.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 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2. 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是(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 ① 父母兄弟姐妹 地缘关系 ② 对门邻居 血缘关系 ③ 同姓“张” 地缘关系 ④ 同学、同事 业缘关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顾宪成撰写的这副对联启示我们要( ) A.专心读书学习,做到博闻强识 B.逃避与人交往,磨砺自身品格 C.离开书斋学堂,投身社会生活 D.专心读书学习,积极融入社会 5.2024年1月28日,贵某为博取流量,在某平台发布涉“江西火灾"不实信息。经查,贵某使用某平台的“人工智能软件”功能,散布谣言,博取眼球。对于上述谣言,你的正确态度是() A.专注于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B.要独立思考,学会辨析网络谣言 C.严厉谴责,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D.拒绝上网,不关注国家社会新闻 6. 罗某在观看《长津湖》电影和纪录片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 A.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B. 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C. 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D. 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7. 随着互联网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一些恶俗的直播和短视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因此,国家开展系列“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这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 A. 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B. 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坚决远离网络 C. 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D.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 8. 图中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数据告诉我们( ) ①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②应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③规则是可有可无的 ④规则限制了每个人的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对于漫画中年轻人的假期生活,你的建议是( ) ①追求优越物质生活 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③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④学会杜绝电子产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0. 兰兰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 常有电动车随意停放在楼道里,或者电动车、电池等拿上楼充电导致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