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849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2023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章,中国,主要,产业,知识,清单
  • cover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中国的农业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 农业的发展原则: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1 历史悠久: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也是多种农作的原产地。我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2 现代我国农业的发展变化 特点 表现 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谷物、肉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建立以出口创汇为主导的农产品基地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新型农业(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用于育种,增加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储存、保鲜技术延长储存时间,拓展了消费市场 3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 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1 粮食作物:以谷类、豆类、薯类作物为主,谷类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分布特征 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相对分散 重要产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商品粮基地 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作物商品化率较高的地区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2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特点是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 经济作物 举例 纤维作物 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首位,麻类种植品种较多,有亚麻、黄红麻、苎麻等,亚麻以东北为多 油料作物 油菜播种面积最广,产量占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流域是油菜主产区;花生种植普遍,以山东、河南相对集中 糖料作物 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饮料作物 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茶区 3 黑龙江现为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省级行政区。原因如下: 自然条件优越,耕地资源禀赋突出:耕地面积广阔且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越冬困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利于种植。 农业基础设置完善,生产力强: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依托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水系,建成了大量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保障灌溉;农业科技支撑有力。 畜牧业分布 中国是世界畜牧业大国,我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其分界线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 牧区畜牧业 (1) 分布地区: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的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所在地。 (2) 地区优势: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适宜放牧,畜牧业历史悠久。 (3) 我国的四大牧区及代表畜种分别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青海牧区(高原牦牛)、西藏牧区(娘亚牦牛)。 2 农耕区畜牧业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牲畜约占全国总数的80%,是城乡居民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农耕区除养鸡外,还大规模放养鸭、鹅等水禽。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禽饲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由农户分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