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7405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3581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36张,课件,巩固,国家,4课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无论是汉人汉族,还是汉字汉语,还有久违的汉服,都与汉朝密切相关。之所以能够一直沿用至今,且还将继续使用更长更远,完全是因为大汉王朝的坚实基础造成的。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建立朝代,历经400余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在当时世界的影响力,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汉不仅是朝代, 更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学科素养】 1.从汉朝面临的形势分析汉初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政策的改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培养“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及作用,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3.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能够按照时序概述两汉兴衰中的重大史事,培养“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 4.认识汉朝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家国情———的学科素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时 空 坐 标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陈汤传》 汉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7年。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目录 一、汉初的对策———奠基大一统 二、西汉的强盛———巩固大一统 三、东汉的兴衰———延续大一统 四,两汉的文化———辉煌大一统 一、汉初的对策———奠基大一统 西汉帝国周边形势图 (一)西汉的建立 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 材料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初期的形势? 经济上:经济凋敝,社会残破,百废待兴; 政治上:异姓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 军事上:匈奴边患,威胁安全。 一、汉初的对策—奠基大一统 归纳汉初面临的形势、对策及影响 形势 对策 影响 经济残破 人口锐减 人民困苦 地方王国威 胁中央集权 匈奴威胁安全 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为汉武强盛奠定了基础(文景之治) 汉承秦制,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先后分封了大批诸侯王,势力增强,而中央直辖的郡只有15个。 初期巩固了刘氏天下,维护了新生的西汉政权的统治; 后期造成地方权力过重,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为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形成王国问题。削减诸侯封地,引发吴楚等7国叛乱 和亲避战 匈奴逐渐势大,威胁边疆安全 一、汉初的对策—奠基大一统 材料2: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材料3:秦祚(zuò)虽移,而秦之政制仍行于汉。———钱穆《秦汉史》 汉初继承了秦朝哪些政治制度 与秦朝相比,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损益变化是什么? (1)汉承秦制: ①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郡县制 (2)有所损益变化: 地方:郡国并行制 一、汉初的对策—奠基大一统 材料4: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