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素养检测 一、 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采矿业 2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发展花生种植 B. 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 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 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 下列图片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最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农业产业是( ) A B C D 青海省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读下图,完成4~5题。 4 图中圈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昆仑山脉 B. ②—黄河 C. ③—柴达木盆地 D. ④—云南省 5 青海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大力发展三江源地区的旅游业 B. 积极推广光伏发电 C. 扩大草场面积,增加载畜量 D. 在河谷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 6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9月1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下图,判断关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生长环境及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终年炎热,降水少,适合普洱茶生长 B.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 C. 为做好古茶林保护,要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D. 利用《世界遗产名录》资源优势,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7 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 过去我国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D. 上海、天津、郑州、齐齐哈尔是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 8 下列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先发展再治理 B. 边发展边治理 C.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 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发展让路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如图(见下页左栏)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 资源丰富 B. 就业均衡 C. 地价低廉 D. 经济互补 10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有( ) ①依托航运、铁路和公路,贯通东中西三大区域 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协作互补 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工业和军事工业 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的区位优势是( ) A. 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B.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C. 文化遗产更加丰富 D. 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从2023年开始,深圳连续5年预计每年建设2 000万平方米高质量、定制化的厂房空间,助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模式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在优先入驻企业的选择上,面向轻型化、智能化、环保型制造业。据此完成12~13题。 12 最适宜“上楼”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 化学工业 B. 农业机械制造 C. 纺织工业 D. 精密仪器制造 13 深圳推动“工业上楼”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 减轻环境污染 C. 增加工业就业人数 D. 缓解交通拥堵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该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水资源占全国的3.54%。右上图为“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如右上图所示)。读图完成14~15题。 14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15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