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338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5-09-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3048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生物,高一,2019,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 深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 不分 刚分 显著 显著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小组成员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为(  ) A.≥0.2 B.≤0.15 C.≥0.3 D.≤0.2 2.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的总量为2.2个单位,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实线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将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则对应的曲线为图中虚线所示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说明其方式是主动运输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3.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Mb C.若Ma=Mb>MA>MB,则h1<h2,M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4.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达到平衡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大于Mb B.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 C.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漏斗内外液面最终会齐平 5.如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力和细胞壁内部结构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相互关系图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浓度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则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在滴入清水后,又会发生A→B过程 B.若将该细胞置于0.1g/mL(浓度稍高于细胞液)的KNO3溶液中,则该细胞只能发生B→A过程,而不能发生A→B过程 C.若将该细胞置于0.5g/mL(浓度大大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则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在滴入清水后,不会发生A→B过程 D.当细胞处于A状态时,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 6.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关于物质运输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吸收母乳中的抗体,可以通过胞吞方式 B.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C.植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7.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转运蛋白的协助,图为钾离子通道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道蛋白对转运的离子具有选择性 B.K+通过钾离子通道运输消耗ATP C.K+只能借助钾离子通道进出细胞 D.通道蛋白协助离子运输属于自由扩散 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不选用洋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