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596

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 议题式教学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71766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上,内嵌,PPT,27张,课件,教学
  • cover
(课件网) 思考:从余华英被严惩和寻亲家庭的坚持中,你感受到法治的哪些价值? 案件概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 从余华英案看法治中国的“破与立” 总议题:从余华英案看法治中国的“破与立” 子议题一:明法治为何能成为“社会稳定器” 子议题二:探良法善治如何“守护人间正义” 子议题三:寻法治中国何以“从理想照进现实” 子议题一 明法治为何能成为“社会稳定器” 1993年,余华英因经济拮据,竟与他人将亲生儿子卖掉,由此开启长达十年的拐卖生涯。1993年至2003年间,她伙同同伙流窜多地,以零食、玩具诱骗等手段,拐卖17名4至7岁儿童,其中5对是兄弟姐妹,直接导致12个家庭破碎。手段隐蔽、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 2004年其因拐卖儿童罪被捕,却隐瞒重大罪行,仅获刑8年,2009年出狱后销声匿迹。 2021年,被拐女孩杨妞花通过短视频寻亲成功并报案,警方于2022年将其抓获。 2024年法院认定其拐卖17名儿童的犯罪事实,判处死刑。2025年2月,被执行死刑。 议学情境一: 议学思考:如果没有法律约束和司法保障,余华英案会有怎样的结局? 议学任务: 请选择角色,并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时,你的角色在该事件中有何影响,你会如何行动? 角色卡片: 受害者家庭(精神、情感、经济) 普通市民(社会秩序、生活预期、人生选择) 政府人员(公信力、工作依据和效率) 人贩子(选择、结局)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个人角度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 社会角度 梳理余华英案历次庭审时间线 7月 2022年 余华英因涉嫌拐卖儿童罪 被刑事拘留 9月18日 2023年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 判处余华英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1月28日 2023年 余华英案二审开庭 检察机关提出发现余华英有漏罪未处理 建议发回重审 上诉 1月8日 2024年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发回重审 10月11日 2024年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 10月25日判处余华英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2月19日 2024年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上诉 议学讨论:此案为什么经历了六次开庭审理,说明了什么? 余华英罪行滔天,为什么还有资格提起上诉?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 国家角度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法国民法典》 《美国宪法》 《中国宪法》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P44第1段),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P45第2段)。 世界角度 知识延伸: 知识小结:1.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1)个人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社会角度: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国家角度: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世界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子议题二 探良法善治如何“守护人间正义” 议学情境二:杨妞花被拐案时间线梳理 良法 善治 议学任务:请大家根据杨妞花被拐案的时间线思考分析从1993年到2025年,历经31年余华英最终能被绳之以法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小结:2.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P45第2段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P46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