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815

《曹冲称象的故事》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0-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51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曹冲称象的故事,教案,格式,人教,三年级,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共2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载体,介绍了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以及常见的秤和质量单位。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对抽象的数学思想理解有困难。他们在生活中对物体轻重有一定感知,但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较模糊。需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曹冲称象的过程,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 2. 观察生活中不同的秤和物体的质量表示。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曹冲称象过程中运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2. 思考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应用。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准确语言描述曹冲称象的步骤和原理,与同学交流。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质量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体会等量替换的意义。 2. 认识常见的秤,如台秤、电子秤、磅秤等。 3.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 1. 理解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能够运用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区分不同质量单位的适用范围,正确选择单位进行计量。 3. 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质量问题。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秤的模型、质量单位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故事导入 (1) 教师展示大象的图片,说:“同学们,看这头可爱的大象,这么大一头大象,它有多重呢?古时候有一个叫曹冲的小孩儿就想出一个办法,称出了大象的质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师提问:“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故事。 (3)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 (4) 教师强调:“大象的体重也叫作大象的质量。”明确概念。 (5) 教师展示曹冲称象的图片,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说:“让我们仔细看看曹冲是怎么做的。” (6)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曹冲称象方法的初步理解。 (7) 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方向,给予个别指导。 (8) 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1. 观察大象图片,思考大象的质量。 2. 回忆并回答曹冲称象的步骤和方法。 3. 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 4.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评价任务 兴趣浓厚: 回答积极: 讨论投入: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大象图片和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忆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曹冲称象原理探究 曹冲称象步骤讲解 曹冲称象原理分析 (1) 教师展示曹冲称象的步骤图,详细讲解:“曹冲称象的第一步是赶大象上船,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并解释这样做的目的。 (2) 教师接着说:“第二步是赶大象下船,放一些石头使船下沉到画线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3) 教师讲解第三步:“分几次称出船上石头的总质量。”强调石头总质量与大象质量的关系。 (4) 教师提问:“当船上装物品时,船为什么会下沉?船装载越重,下沉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船的载重与下沉深度的关系。 (5) 教师总结:“船装载同样质量的石头,船会下沉同样的深度。石头的总质量等于各块石头的质量和。” (6) 教师进一步提问:“曹冲称象的过程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 教师讲解:“因为大象的质量等于船上石头的总质量,也等于各次称出的石头质量的和,所以大象的质量等于各次称出的石头质量的和,这体现了等量的等量相等。同时,船上石头的总质量等于各次称出的石头质量的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