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口算乘法》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是表内乘法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后续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口算是笔算的基石,掌握本节课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与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可借助摆小方块的经验,通过摆、想、比的过程,运用迁移类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但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可能存在困难,需教师引导。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游乐园场景中的价格信息,提出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 2. 观察不同的口算方法,能分析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培养推理意识。 2. 思考如何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口算乘法的过程和思路。 2. 能够与他人交流分享口算乘法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3. 能熟练运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 1.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2. 能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准确总结口算乘法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方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与问题 情境导入 (1) 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展示游乐园热闹场景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瞧,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 当学生回答看到旋转木马、价格牌等时,教师进一步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关注价格信息。 (4) 学生回答旋转木马8元、激流勇进10元、碰碰车12元、过山车20元等信息后,教师说:“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5)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筛选,选择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坐过山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等。 (6) 教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7) 教师强调学习口算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8)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1. 观察游乐园图片,分享看到的事物。 2. 找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3.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和目标。 评价任务 观察表达: 问题提出: 目标明确: 设计意图 用游乐园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与发现 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整十数乘一位数探究 (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1:“坐过山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 教师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3) 当学生回答坐过山车每人20元,要求3人需要多少钱后,教师追问:“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列出算式20×3。 (4) 教师说:“请你们用小方块摆一摆,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5)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观察学生的操作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