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决问题3》第3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6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中的“解决问题3”,以“串手链”情境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材通过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解题思路,掌握列综合算式方法,体会运算顺序重要性,培养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基本加减乘除运算能力,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但面对多步骤问题易混淆运算顺序或漏用括号。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和生活情境,教学可借助直观图和实例,引导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串手链”情境,能从中准确提取与数量关系相关的数学信息。 2. 观察不同解题思路下的综合算式,发现其运算顺序和结果的特点。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思考如何根据数量关系合理列出综合算式,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 能够向他人表达不同解题思路下综合算式的列法和计算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2. 理解不同解题思路下综合算式的多样性。 3. 掌握运算顺序在综合算式中的应用。 难点 1. 学会借助直观图分析题意,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2. 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选择解题思路并列出综合算式。 3. 理解两个数先除以同一个数再相减与两个数的差除以这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与问题 情境导入 (1) 教师拿出一条漂亮的手链展示给学生,说:“同学们,看这条手链好不好看,你知道它是怎么串成的吗?”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在串手链的过程中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3)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颜色珠子串成的手链图片,提问:“从这些手链中,大家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 (4) 教师进一步提示:“假如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珠子的数量,能不能计算出它们分别能串成几条手链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5)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与珠子数量有关的一步计算问题,如“有10颗珠子,每2颗串一条手链,可以串几条?”让学生快速回答,为后续学习两步计算问题做铺垫。 (6)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总结,强调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7) 教师说:“接下来,我们会遇到更复杂一些的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大家有没有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8) 教师再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要学习的内容。 1. 观看手链展示,产生学习兴趣。 2. 观察手链图片,思考数学问题。 3. 回答一步计算问题。 4. 接受教师的鼓励,树立学习信心。 评价任务 兴趣激发: 问题思考: 基础计算: 设计意图 以“串手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知识学习,通过简单的一步计算问题为学习两步计算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与发现 阅读理解 信息提取与分析 (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P16例6的题目,说:“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 (2) 当学生回答知道了红珠子和黄珠子的数量,还知道用8颗同色的珠子可以穿一条手链,要解决的问题是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记录。 (3) 教师说:“尝试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你的思维过程。可以用线段图、表格等方式,把已知条件和问题清晰地展示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