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954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195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章,地理,七年级,2024,教版,学年
  • cover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 人口增长特点 (1) 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2) 公元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3) 原因:工业革命后,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带来了生活和医疗条件改善。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 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出生率=×100% (2) 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死亡率=×100% (3)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自然增加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100% 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规律: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拓展】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 (1) 生育观念转变 ①经济压力抑制生育意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育儿成本(教育、住房等)显著增加,导致家庭主动减少生育数量。 ②女性社会参与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职业发展机会增多,使女性更倾向晚育少育。 (2) 人口结构变化 老龄化加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医疗条件改善延长寿命,但生育率持续走低,死亡率相对上升。 (3) 社会发展影响 ①工业化替代家庭劳动力:传统农业社会多子多福观念被现代雇佣关系取代。 ②社会保障完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养老体系健全,降低了“养儿防老”需求,减少了生育动机。 世界人口的分布 1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 (1) 人口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①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地区,特别是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等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人口稠密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农业或工业发展较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 ②人口稀疏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例如,广袤的南极洲目前无定居人口。 (2)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反映了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来表示,即“人/平方千米”。 公式:人口密度=该区域人口总数÷该区域总面积 2 人种分布 三大人种 体貌特征 分布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鼻梁中等高度,体毛中等,身材中等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身材比较高大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 黑色人种 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形宽扁,嘴唇较厚,下巴较低,体毛很少,四肢较长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奴隶贸易,美洲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1) 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2) 分布规律:从地理角度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 世界的人口问题 1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社会问题 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 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引发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的景观特征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镇。 1 乡村和城镇景观特点 类型 人口 生产活动 规模 建筑特点 基础设施 交通 自然景观 乡村 较少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较小 建筑密度较低,大多数是平房或低层建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