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复习回顾 某中学同学得知,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见图1)。读图完成1~3题。 图1 1.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密度 C. 人口增长率 D. 人口年龄结构 2. 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 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 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 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3. 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求职不再难 ②水井的变迁 ③不堪重负的地球 ④托不住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目前,全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2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 4. 图中③代表的国家是( )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中国 D. 美国 5.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图中通用英语的国家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为了帮助记忆,小洋在“世界部分区域人种分布图”上绘制了宗教的符号(见图3),示意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6~7题。 图3 6. 该区域人种分布的特点是( ) A. 黄色人种分布最广 B. 白色人种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C. 黑色人种比白色人种分布地区纬度低 D. 非洲没有白色人种 7. 世界三大宗教中( ) A. 佛教主要分布在北亚 B.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 C.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非洲 D. 佛教是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图4、图5。 图4 图5 (1)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_____。结合图4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_____ _____(至少答出三点)。 (2) 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_____和_____两大类,读图5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_____ _____(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二 图6示意某地地形模型,表1示意该地气候状况。 图6 表1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月降水量(毫米) 3 7 9 20 33 7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26.1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毫米) 192 212 57 24 7 3 (3) 结合材料,分析图6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_____。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_____。 第四章检测卷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完成1~2题。 甲 乙 图1 1.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2.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用从当地便于取得的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图2为“四幅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① ② ③ ④ 图2 3. 图2所示景观中,主要分布在西亚与北非地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②的建筑构造主要为了( ) A. 保温、防寒 B. 防热风、防风沙 C. 通风、散热、防潮湿 D. 防蚊虫、防野兽 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其他均为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图3为“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美国黑种人主要是( ) A. 亚洲移民的后裔 B. 大洋洲移民的后裔 C. 非洲移民的后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