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974

第六单元 第4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49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六,单元,4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人教,三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计算的起始课。教材通过分西瓜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难。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形和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分蛋糕、分西瓜等情境,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 观察图形的变化,直观感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原因。 2. 思考如何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 能够与他人交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 能够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难点 1.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原因。 2. 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体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彩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生日蛋糕情境导入 (1) 教师展示小红过生日分蛋糕的情境图,说:“同学们,小红过生日啦,她把蛋糕平均分成了 8 块,妈妈吃了 2 块,小红吃了 1 块。”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 教师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人一共吃了几块蛋糕?”“妈妈比小红多吃了几块蛋糕?”等,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 + 1 = 3(块),2 - 1 = 1(块)。 (4) 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吃的蛋糕,又该怎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 教师展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 教师强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教师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8)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1. 观察生日蛋糕情境图,获取信息。 2. 提出数学问题,列出整数加减法算式。 3. 思考用分数表示蛋糕时的问题。 4.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问题提出: 兴趣激发: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生日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知探究 分西瓜情境探究 同分母分数加法探究 (1) 教师展示分西瓜的情境图,说:“同学们,现在有一个西瓜,弟弟吃了它的 1/8,哥哥吃了它的 2/8。”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 教师提问:“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让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 1/8 + 2/8。 (3)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来理解这个算式。给学生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 8 份,分别涂出 1/8 和 2/8。 (4)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正确涂出相应的分数。 (5) 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说一说从图中能看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8 表示 1 个 1/8,2/8 表示 2 个 1/8,1 个 1/8 加 2 个 1/8 是几个 1/8 呢?”让学生回答。 (7) 教师总结:“1 个 1/8 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