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0842

11.1 功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928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1,导学案,学生,答案,2025-2026,学年
    11.1 功 学习目标 1. 能用生产生活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从物理学角度认识机械功。 2.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是否做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 能用公式计算功和了解身边一些力做功的大小。 任务一 做功的定义   问题1:如图(a)所示,重物上升过程中,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重物有“成效”,做了贡献? 答:重物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拉力对重物有“成效”,做了“贡献”。 问题2:如图(b)所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汽车有“成效”,做了贡献? 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了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的作用;牵引力对汽车有“成效”,做了“贡献”。 问题3:上述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上述现象的共同点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问题4:阅读课本P2~P3的内容,写出做功的概念。 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问题5:如图(c)所示,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推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c) 答: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即车没有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故推力对车没有做功。 问题6:如图(d)所示,小明提水在水平路面匀速平稳前行,小明对水桶的拉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d) 答:小明对水桶施加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水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小明对水桶的拉力没做功。 问题7: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 (2)有距离无力,如物体不受力因惯性运动; (3)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应用1】原锦纶会馆坐落在广州市康王路上,为使市政建设与文物保护能够双赢,需把会馆平移。先在原来会馆底部浇制一层厚厚的水平承托板。迁移时,首先利用机械将会馆由南向北平移80.5 m,然后向上顶升1.085 m,接着由东向西平移22 m,最后再水平旋转1°。在这四个过程中,承托板对整座会馆的支持力在下列哪个过程中做了功?( B ) A. 由南向北平移    B. 向上顶升 C. 由东向西平移 D. 水平旋转 任务二 功的计算 阅读课本P4~P5,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功的单位是什么? 答:功的计算公式是W=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问题2:你认为计算做功多少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计算功的注意事项: (1)同体性:F、s必须是同一物体的受力和移动的距离; (2)同向性:s必须是物体沿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统一性:各个量单位要统一,即 W-J、F-N、s-m。 问题3: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小明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 m,他做了多少功? 解:小明推动箱子做的功 W=Fs=50 N×10 m=500 J, 小明举高箱子做的功 W=Gh=100 N×1 m=100 J。 1. 机械功的大小: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 机械功的公式:W=Fs。在竖直方向上,常用W=Gh计算功的大小。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1 J=1 N·m。 4. 1 J表示的物理意义:在1 N的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1 m的距离,该力做的功就是1 J。 【应用2】(2025·惠州期中)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 N,某人用60 N的水平推力在 5 s 内推动木箱前进10 m,撤去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 m,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为 600 J,重力做功为 0 。撤去推力后木箱仍继续前进,此时对木箱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 特别提醒:功的计算: (1)运用W=Fs解题时,各量必须相对应,要计算某个力做的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