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赣美版《月饼庆团圆》教学设计 课题 《月饼庆团圆》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传统节日“中秋节”展开,以“月饼”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制作和创意设计,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文化,感受团圆与节日的美好情感。教材内容融合了美术创作与文化传承,鼓励学生运用彩泥、黏土等多种材料,通过捏、刻、压、画等方式制作“月饼”,并探讨月饼图案的寓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教材还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强调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文化价值,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欣赏中国画《嫦娥奔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认同感。 4.文化理解:通过了解中秋节的历史与习俗,认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认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审美基础,对节日文化有初步认知,喜欢参与实践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对中秋节有生活经验,但对月饼图案的文化寓意、传统节日的非遗价值了解较少,需通过教学引导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造型表现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能独立完成较复杂的造型任务;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示范与个别指导。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分层指导与合作学习,鼓励创意表达,提升学生参与感与成就感。 重点 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节日特色的创意“月饼”。 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提升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页1出现一家人吃月饼图片教师提问:你知道中秋节吗?展示———中秋小知识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赏月、吃月饼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法定节假日导入页2简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简介:嫦娥为保护仙药奔月,成为月中仙子文化意义:象征团圆与美好愿景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了解嫦娥奔月的典故 利用提问和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讲授新课 1.新知讲解A.月饼图案的秘密(一)螺旋纹象征吉祥连绵,如中秋明月的光晕团花纹寓意团圆美满,常见于古典服饰与器物月饼图案的秘密(二)莲花纹———代表纯洁吉祥,谐音“连生贵子”桂花纹———象征中秋桂香兔子纹———呼应玉兔捣药传说B.互动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中秋相关的图案?学生回答教师展示部分图片,学生自由作答,鼓励互相交流2.艺术欣赏嫦娥奔月 中国画 1955年 任率英中国美术馆藏(共三页讲解)1.简单介绍作者任率英(1911-1989),原名敬表,现代连环画家、年画家,擅工笔重彩人物画,多以古典小说、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长期从事新连环画、年画的创作。2.详细介绍作品该幅作品这是一幅综合了我国古代优秀绘画传统,以绚丽的色彩、工整的线条刻画了嫦娥的形象的画作。嫦娥的长发、衣袖、飘带、珠饰在空中随风飘舞,在祥云的衬托下,人物与月亮相映生辉,非常动人。3.讲解作品包含的情感画面里出现了金碧辉煌的月宫,翩翩起舞的月中仙子,但这并没有引起嫦娥的兴趣。她虽然身向月宫飞升,但眉宇间却透着无奈,眼神中流露出对人间的依依不舍,充满惆怅之感。整个画面情景交融,笔法工细而不拘谨,色彩明丽却不艳俗。嫦娥回眸人间的情态,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恰当地阐述了这一民间传说的无穷魅力。3.实践练习A.彩泥月饼制作准备材料清单:彩色橡皮泥(红、黄、白、棕等基础色)、塑料小刀、牙签、垫板安全提示:不要将彩泥放入口中,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色彩搭配:月饼皮常用黄色、棕色,花纹用红色、绿色点缀B.彩泥月饼四步法(一)1第一步:揉圆球取适量彩泥揉成光滑球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