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442

15.3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课件(31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6444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15.3,一册,九年级,科版,学年
  • cover
15.3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5.3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清晰阐述电流表的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正确连接方式(串联接入电路、电流 “正进负出”)以及正确读数,能够独立、规范地使用电流表测量简单电路中的电流。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能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电流表实物、阅读说明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环节,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实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通过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探究,让学生体会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连接方式、量程选择、读数方法等,这是准确测量电流的基础。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理解电流在不同电路中的规律。 (二)教学难点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正确读数,特别是在测量未知电流大小时,如何合理选择量程,以及在小量程分度值较小时准确读数。 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本质原因,从电荷的定向移动角度分析电流的分配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物理模型。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段节日彩灯闪烁的视频,提问学生:“这些彩灯为什么能发光?它们发光的过程中,电路中存在什么物理量?” 引导学生回忆电流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那么如何知道电流的大小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5 分钟) 回顾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讲解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用字母\(I\)表示。 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mu A\)),并讲解单位换算关系:\(1A = 1000mA\),\(1mA = 1000\mu A\) 。通过举例,如手电筒的电流约为\(0.3A\),电子手表的电流约为\(1.5\mu A\),让学生对不同大小的电流有直观的认识。 电流表的认识(10 分钟) 实物展示与结构介绍:拿出电流表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外观,介绍电流表的主要结构,包括表盘、指针、接线柱、量程标识等。让学生了解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 工作原理讲解: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当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时,内部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