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448

15.4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课件(38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51263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15.4,一册,九年级,科版,学年
  • cover
15.4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5.4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精准阐述电压的概念,明确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牢记电压的单位伏特(V),熟知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及其换算关系(1kV = 1000V,1V = 1000mV)。 清晰描述电压表的用途、结构,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正确连接方式(并联接入电路、电流 “正进负出”)以及准确读数,能够独立且规范地使用电压表测量简单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通过实验探究,深入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即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电压表实物、阅读说明书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进程中,引领学生完整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环节,使其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显著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借助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积极分享实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趣味实验探究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对电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探索欲望,让学生深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促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通过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深入探究,使学生深切体会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连接方式、量程选择、读数方法等,这是准确测量电压的关键。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帮助学生理解电压在不同电路中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难点 电压表量程的合理选择和准确读数,尤其是在测量未知电压大小时,如何巧妙选择量程,以及在小量程分度值较小时精确读数。 从微观角度,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层面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的本质原因,助力学生构建清晰的微观物理模型。 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依据实验目的精准选择实验器材、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段城市夜晚璀璨灯光的视频,提问学生:“这些灯发光需要电能,那是什么提供了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从而让灯发光的条件呢?” 引导学生思考电压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电路中电压很重要,可如何确切知道电压的大小呢?”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电压的概念和单位(5 分钟) 深入讲解电压的形成: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字母\(U\)表示。 详细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等,让学生对不同大小的电压有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常用的电压单位千伏(kV)和毫伏(mV),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